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独立游戏 > >> 正文

鱼生火(为什么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) 当前快播

时间:2023-03-25 19:17:44   来源:热点网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为什么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2、鱼生火,肉生痰是什么意思

为什么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

先唠唠为什么“鱼生火”?

鱼在寒凉的水里应该性寒啊?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,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鳞部鲤鱼篇讲:“《时珍曰》按丹溪朱氏言:诸鱼在水,无一息之停,皆能动风动火,不独鲤也。”,“至阴之物,阴极则阳复。”。虽然鱼在水里极寒湿的环境中生活,但肌体要产生足够的热量才能抵御寒冷,才能不停地游来游去,所以鱼的性质反而是热性的,吃了爱上火。不信?你今晚吃鱼,明早大便就不痛快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鱼,民间还称之为“发物”,婴幼儿时期身体内分泌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,各种酶的分泌还没有健全,过早接触“发物”会在体内形成过敏源,引起致敏应答反应,爱生湿疹爱生疮,长大了爱起头皮屑。3岁后身体的各种酶已经健全了再吃,相对来说风险就小得多了。

再谈谈猪肉: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猪肉性微寒,有小毒,多吃生湿气多痰。他说“凡猪肉能闭血脉,弱筋骨,虚人肌,不可久食,,病人金疮者尤甚。”。性微寒的肉食进入体内,身体就得动用热能来对抗消化,不小心热能调过头了就上火了,如果不及时调理,久之孩子就出现地图舌、手脚心热、大便干粪头、睡觉碾转反侧、爱趴着睡觉等一系列阴虚火大的体征。多吃肉生湿多痰,湿在体内是水肿,痰在体内就是脂肪。所以吃肉多会发胖,而且是臃肿的胖。这样的孩子免疫力低下,抗病能力弱,经常爱感冒得肺炎,也就是专家教授们说的易感儿。

鱼生火,肉生痰是什么意思

鱼生火,肉生痰的意思是“吃鱼容易上火,吃肉容易产生痰浊”。

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说,鱼肉中的带鱼、胖头鱼、鳝鱼等都属于温性食物,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蓄积,出现上火的症状。因此,内热偏盛及阴虚火旺体质者要少吃温性的鱼类,可以用性质较为平和的鲤鱼、平鱼代替。

除了鱼类之外,肉类也不能吃得太多,食用较多的肉类食物后,会使体内津液代谢失常,产生痰浊,所以脾虚痰湿的人群,应该减少食用肉类的数量。

而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,肉类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,过量摄入容易引起高血脂、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。而这些疾病的发病和中医痰瘀互结的证候是分不开的。

扩展资料

只要适量食用,鱼和肉不会带来“生火”和“生痰”问题。按照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》,成年人每天畜禽肉类的食用量为50~75克,鱼虾类的食用量为50~100克。除此之外,还要注意均衡饮食,如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果蔬。

对于鱼、肉等食物,中医认为这类食物和谷类食物或者蔬果类食物相比,补益的作用更强,营养价值更高。

肉类食物以甘味为主,性质多偏于温,所以肉类食物大多助阳益气,具有驱寒补气血的作用。对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的虚弱人群,有补益作用。

参考资料:人民网 - 鱼生火,肉生痰,有道理吗?

以上就是小编对鱼生火的相关信息分享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洲游戏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  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